芯片进口大幅下降,意味着什么?
<\/p>
国内商场是全球最大的芯片消费商场,数据显现,国内厂商每年都需求进口许多的芯片,规划乃至高达上万亿元。例如,国内厂商选用的PC芯片,往往都是Intel、AMD以及英伟达等;选用的手机芯片一般都是高通等。除此之外,国内厂商还需求进口许多的5G射频芯片、轿车芯片、电源芯片等相关产品。<\/p>
我国芯片进口开端呈现结构性改变<\/p>
今年前四月,我国的集成电路(IC)进口量下降,而此刻我国正试图削减对外国技能的依靠,一起采纳严厉的疫情防控办法,削弱了我国制作业。我国海关数据显现,2022年1-4月我国进口集成电路1860亿片,比2021年同期的2100亿片下降11.4%。一起,呈现出“量贬价涨”的态势。因为全球芯片缺少推高了价格,进口价值跃升10%至1345亿美元。别的,依据我国海关上个月发布的数据,第一季度我国集成电路进口量同比下降9.6%,与2021年同期33.6%的增幅比较大幅回落。<\/p>
现在的下降趋势与曩昔两年来IC进口的迅猛增加构成鲜明对比,其时IC进口的月增加率平均在25%左右。因为忧虑中美经济脱钩和新冠病毒大盛行导致供给链中止,我国企业自2020年末以来一向在囤积半导体。跟着与美国的科技战愈演愈烈,我国经过向该范畴注入出资,加倍推进芯片的自给自足。依据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的一份陈述显现,在政府的大力支撑下,到2024年,我国的半导体销售额在全球商场的比例或许到达17.4%,使我国成为仅次于美国和韩国的全球最大芯片制作商之一。<\/p>
呈现结构性改变的根本原因<\/p>
<\/p>
除了制作业需求下滑、疫情封控扰动供给链之外,另一个主要因素也在发挥作用。为防止美国制裁办法,国内科技企业经过自己出产芯片,替换供货途径的方法,下降了对进口芯片产品的依靠。<\/strong><\/p>
例如,在手机芯片的供给问题上,因为华为海思芯片无法正常供货,越来越多的国产手机厂商开端选用联发科供给的天玑芯片来制作手机。这也使得联发科手机芯片的商场比例反超高通,成为全球最大的手机芯片供给商。相同,美光等存储芯片公司无法自在出货,许多国内厂商转而选用长江存储等国产的存储芯片。别的,在2021年下半年,小米、OPPO、VIVO、阿里、腾讯等公司先后宣告了自研芯片的发展。发布了如印象芯片、AI操控芯片、服务器芯片等产品,进一步提高了国产芯片的自给率,导致了国内企业关于进口芯片的需求量进一步下降。<\/strong><\/p>
在车规级MCU(微操控单元)芯片方面,因为受全球“缺芯”影响,国内自主芯片供给商纷繁走上车规级MCU的赛道。例如,2022年4月12日,芯驰科技正式发布高端MCU E3系列芯片,主频最高可支撑800MHz;4月20日,比亚迪半导体宣告,推出车规级8位MCU系列芯片,客户端使用开发项目已全面发动。芯驰科技首席架构师孙鸣乐表明,“现在该公司的车规级芯片已完成大规划量产,有超越250家生态协作伙伴,掩盖国内70%以上的车企。”比亚迪半导体则是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扩展了车规级8位通用MCU系列芯片产品阵型。2018年,该公司推出了第一代8位车规级MCU芯片。至今,比亚迪半导体车规级MCU芯片量产装车已打破1000万颗。<\/p>
2022年以来,车规级MCU芯片赛道上的国内企业逐渐增多。比方,一向运营消费芯片及工业芯片的兆易立异,在近期已将首款车规级MCU芯片产品送样测验,降低2022年中量产;芯旺微电子KF8A/KF32A系列车规级MCU芯片已完成量产,并与部分车企达到协作;国民技能的MCU芯片开端在车载范畴出货;国芯科技的新一代车规级MCU芯片取得的订单超越110万颗。<\/p>
<\/p>
整体来看,在美国对我国高端芯片“卡脖子”、全球“缺芯”难题继续的大布景下,我国芯片进口在2022年现已开端呈现结构性改变。根本原因在于,一是为了避开美国制裁办法,国内企业调整了高端芯片的供给途径,削减了对美国芯片厂商的进口依靠;二是前几年的自主研制布局,在2022年有了必定的效果展示。<\/strong>比方存储芯片、车规级MCU芯片等细分范畴完成了部分国产代替,而跟着国产代替芯片遍及使用的成熟度逐渐提高,能够估计相应的产能也将逐渐开释。这也意味着,现已有才能完成国产代替的这部分芯片,其未来的进口量有望呈下降趋势。<\/p>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删<\/p>